志佳園 .和光農田.Pontomato .同力養殖場
蔬菜箱.黑蒜頭.拔蘿蔔.龍膽石斑 |眾多體驗,一次滿足 X 鹽份地帶小旅行
志佳園 |學甲這一站,是i憩頭12條路線的最後一站,雖然無緣從頭參加到尾,但能體驗後面三分之一的行程,我也心滿意足了。這次行程的主人翁們,恰好是我去太康113做分享會時,所認識到的朋友。認識歸認識,也知道他們是農民與漁民,但是對於他們所生產的作物,還真的是不太清楚。對於這次的活動,我可是滿懷期待,就不曉得這群新農人,能玩出什麼花樣?
Date:2015.11.30
(由左至右:郭孟和、吳明哲、陳柏瑞) 在文章開始之前,先來個本次活動四位新農人的出場介紹:吳明哲:志佳園 (http://bit.ly/2hb2wlQ) | 郭孟和:和光農田 | 陳柏瑞:Pontomato |郭俊瑋:同力養殖場-龍膽石斑
除了柏瑞沒見過面之外,其餘三人先前就認識了,大概知道他們的主要作物為何? 志佳園跟Pontomato有溫室,依照不同季節,會有小蕃茄、美濃瓜之類的農作物,至於溫室外的,待會看文章吧! 和光農田的主力產品是蒜頭,看了粉絲頁也有發現到小蕃茄的身影 ,只不過這裡的小蕃茄是露天栽種。 同力養殖場,我應該不用解釋太多了吧!一看就知道是龍膽石斑為主力,台南有龍膽石斑的養殖,挺令我感到意外的,更詳細的內容,也請大家往後看囉
四位農人,如果跑四個地方,整活動應該會很沒品質, 因此主要的活動場地都在志佳園。 還沒來到之前,已經在網路上看過園區的一些資訊,原本以為農場主人-吳大哥只有不到一分地的溫室。就我的認知裡,從農只種一分地,哪怕是溫室的高經濟作物,這會餓肚子的。夢想雖然很重要,不餓肚子更為重要。 直到今天才知道,志佳園除了溫室之外,週遭的田地也是吳大哥耕種的區域(約三甲),只能說一切都是我想太多了,農民又不是笨蛋,不會跟生活過不去的
活動開始,不免俗的從為何從農分享開始,跟他們對話的過程中,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
1.一代農跟二代農遭遇不同情況的差別,一直以來我總是認為,新農人應該只有所謂的二代農才辦得到。畢竟不論從事什麼產業,資源的累積相當的重要。之前總覺得,單憑著夢想與熱情,一個連塊田都沒有的「農青」,實在很天真。沒想到吳大哥就是所謂的一代農,而且還做得很好,過程中的辛酸血淚史,我想只有他自己才能體會,旁人是很難理解的。 像孟和這樣,有資源的二代農,則是面臨不一樣的挑戰。他們不缺資源,但是卻要跟上一輩不斷的溝通,溝通什麼?光一個,「要不要用農藥」就有得吵了。
2.我知道全聯有所謂的「小農銷售平台」,但是我一直懷疑,這是真的嗎? 沒想到吳大哥,有把他的農產品放在全聯的平台上銷售,看來全聯是玩真的,我不該那麼多疑(反省)。 不是要替全聯打廣告,根據吳大哥的說明,我才知道在小農的銷售平台上,真的可以直接找到農民。 如果你有一天,在全聯買到志佳園的農產品,不要懷疑,從上面的資訊,你真的可以找到吳大哥。至於全聯有哪些門市可以買到這些小農的產品?這一點,我也不知道,上了全聯的官網,我找不到這方面的訊息,如果你真的想知道哪些全聯門市,可以買到小農們的安心蔬果,請你自己打電話或者寫信詢問吧
我愛i憩頭行程的原因之一,那就是好幾個行程,可以讓安格斯蹲著玩沙,不用理他。進入玩沙模式的他,不吵也不鬧,更不要哭著要爸爸抱抱,我們可以安心的聽導覽與解說。 只不過,我挺擔心他在農田間走來走去的,怕的不是他會跌倒,而是擔心他把吳大哥的農作物給踩死 XD
至於安希婭,還沒辦法放在地上跟著一起玩沙,只好讓卡卡背著,乖乖跟著我們聽導覽囉
這一種看起來很繽紛的茄子,不知道是什麼口感? 經由說明才知道,這一種又叫做「夏南瓜」或者是叫「櫛瓜」,這是南瓜的一種,並不是茄子。 聽栽種的孟和說,這品種在歐洲挺常見的。N年前跟卡卡去歐洲蜜月的時候,我是沒看到櫛瓜!不過能在台灣看到這麼可愛的「茄子」(硬要說茄子),挺妙的就是了。私訊問了孟和,得知他種了一大批,農曆過年的時候就是收成的時候,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到和光農田私訊給孟和
這幾位新農人,都是採取無毒無農藥的栽種方式,所以你可以看到每隔一段距離,就有在捕捉小昆蟲的工具。 至於這是什麼作物?當天是我沒聽到,還是我沒認真聽,還是吳大哥沒有介紹到? 光看照片的話,我實在不清楚這到底是什麼碗糕。 好奇之下,傳了這張照片給孟和,想要問看看這到底是什麼作物,原來….這就是夏南瓜!!
難不成!這是白玉蘿蔔?? 經吳大哥的說明才知道,白玉蘿蔔的「白玉」二字, 可是有註冊的,在美濃以外的其他地方,不能用白玉二字。 同一品種,在其他地方的蘿蔔, 只能改個名字,小玉、白鈺、百玉….其他的自己想。 沒想到連農產品也來註冊商標這一套,真的是長知識了。 至於品種的部份,這幾位新農人所栽種的,並不是美濃的日本種,而是屬於台灣自有種,兩者吃起來到底差在哪?呃~~~我不知道..
吳大哥站在田中,正要向我們分享他的農作物時。我說:這種作物不用問我就知道,這是玉米!(帶著非常肯定的語氣) 吳大哥接著說,這是玉米筍。 玉米筍我知道, 就是玉米小時候麻(這次的語氣更肯定)。只不過呢, 聽完吳大哥的分享後,原來,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。 玉米筍是玉米小時候,要這麼說也可以,只是志佳園所栽種的,真的是玉米筍的品種。 簡單來說,這種玉米最大的size差不多就是玉米筍的size(這一句好像鬼打牆) 另外,明知道他們的作物,都是全程無毒無農藥,但我還是忍不住想問,玉米筍有需要噴一些有機資材來做防治? 答案是:不需要。因為採收時間很短的關係,連有機資材也不需使用。 PS:吳大哥提到,農場裡採來下玉米筍裡的玉米鬚,可以泡茶來喝。也只有完全沒用藥的玉米鬚,才能當茶泡來喝吧
右下角那張照片,就是白蘿蔔的小時候,我這個好奇寶寶又來了,不死心的問:這有需要使用「好年冬」這種農藥了吧!(你是番仔喔!人家都說無毒無農藥了,幹麻一直問有沒有用農藥) 得到的答案,當然也是沒有囉。一來,因為種植到收成的時間很短,只需要30~35天。 二來,蟲只會吃葉子以及白蘿蔔的表皮,頂多蘿蔔的表皮,比較沒那麼好看罷了。跟吃農藥相比,我寧多吃蟲咬過的表皮,更何況只要把蟲蛀的地方給削掉,一點也不會影響到美味程度。
我對這類的題材,一直很有興趣,就不曉得寫了會有多少人看,如果你有看這一段的話,留個言或者是給個回應,讓我知道,我寫的東西真的有人看(掩面痛哭~~~)
將不同顏色的蔬菜,種在這一格一格的方格上,再搭配上一些花卉,這根本就是造景麻! 這種發想,我挺愛的,除了賞心悅目之外,成熟了還可以拔起來吃!真的是超棒der。今天的午餐,就可以拿這現採的蔬菜來川燙
特別將安格斯咬水菜的照片, 再加上一段文字,放在我的臉書個版,沒想到得到我朋友的熱烈回應,
『貴氣的叼玫瑰,粗礦的銜根草,咬水菜的則是?以下開放討論』
菜被我們拔完了,當然要種回去囉
種完之後,小小孩們又回到沙堆中玩耍,就不曉得安格斯這小子在搞什麼自閉?拍完這張,我把他拖回陰涼處,跟哥哥姊姊們玩在一起
一個活動,總是有一群在背後默默付出的人,謝謝志佳園的夥伴,忙著張羅我們的午餐
工作人員忙著煮中餐,我們也沒有閒著,體驗完拔菜種菜,接下來就是醃蘿蔔的體驗。 加鹽,利用滲透壓的原理將蘿蔔裡的水份給逼出來。 回家聽我爸說,老一輩的在製做醃蘿蔔,為了讓蘿蔔的水份乾得更徹底,會用麻布帶將加鹽後的蘿蔔包起來, 接著用重物壓著,透過這種方式,讓更多的水份跑出來。之後再將豆瓣醬、糖這類的調味料放入,讓蘿蔔更有味道。 來做體驗,當然不可能那麼搞剛,我們現切的加鹽蘿蔔當天不能用,要放著讓水份跑出來。拿來調味的, 則是農場事先準備好的。畢竟,整個活動的重點,是讓參與活動的朋友,可以體驗過程。當然,有吃又有得拿是這類行程的一大賣點,這些一罐罐的醃蘿蔔,就是今天的伴手禮之一
接下來換龍膽石斑的俊瑋上場,學甲的養殖業很有名我是知道的,但是我只知道學甲的虱目魚很有名,還真的不曉得學甲也有龍膽石斑的養殖。 剛認識俊瑋的時候,聽他說他從事龍膽石斑的養殖,我還以為我聽錯了,畢竟石斑魚給我的印象就是高級魚貨,加上龍膽二字,身價更是不斐,關於龍膽石斑的簡介,我也是超有興趣。
台灣養殖大型龍膽石斑的重鎮是在屏東,而他漁場主要的任務是育苗,也就是所謂的魚苗業者。 他特別說,在台南育苗的好處之一,可以依照自己的防疫方式來管理,遠離大規模的養殖範圍,要是發生疫情,才可以幸免於難。這種高經濟的魚種,最怕就是得病,一整批魚掛掉,損失光用想的就覺得很可怕
所謂的成魚,在一般養殖場的標準裡,大型魚約在30~50台斤為基準點,也就是18~30公斤(特地私訊問俊瑋), 這麼大條的魚,我想只有在特別的場合才有機會吃到吧!至於是什麼場合?我還真的不曉得,婚禮?尾牙? 一般家庭根本不可能去魚市場說:腦闆,給我來尾龍膽石斑。 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原因,俊瑋有不一樣的做法,那就是他將魚養大一點點,每一份的包裝約250克重左右,讓一般家庭也能享用到龍膽石斑的美味。照片中一片500克的魚,則是俊瑋特地為這次的活動準備的,如果你想吃比較大的魚,想要特別訂制的話,請私訊:郭俊瑋,至於這魚怎麼賣? 1g=1元
俊瑋特別分享他最喜歡的烹飪方式,破布子+蔥+薑,放下去清蒸,最自然最簡單的料理方式,可以將龍膽石斑的美味給呈現出來
利用空檔,再多幫他們母子三人拍些照片
雖然有龍膽石斑可以吃,但是主辦單位還是要讓我們體驗手工虱目魚丸的美味。but~看了照片中佳蓉的那種捏法,我忽然覺得蛋蛋有點疼(喂~~)
這這這..這是我們中午的餐點,也太豐富了吧!很想問吳大哥說,你確定你們不是在辦桌?也太澎湃了吧!
古早味油雞飯,這一鍋光用看的就飽了
龍膽石斑ㄟ…當然要用大照片來看才會爽呀!
其餘的料理,就這樣子呈現了,不然整篇文章會被這裡的食物給堆滿
玩沙,就是要玩得滿身是沙才對,想跟這位爺們give me five,但他的表情好像不怎麼願意(心受了點傷的拔拔) 臭小子,手洗一洗,呷奔啦!
還是女兒比較可愛,這眼神看得她ㄚ爸都醉了
中午料很多,自己配,配完再拍一張
這是吳大哥特別為這次活動訂制的,利用棧板的木頭做成的人人期待蔬菜箱,是吃飽飯後的重頭戲。植種的蔬菜有,萵苣、蘿蔓、鹿角, 依照自己喜歡的位置栽種。只是要特別注意,別種植得太密集,要留空間給菜兒們長大,這種可以放在自家陽台的蔬菜箱,真心覺得是現代人居家必備的工具之一。至於有沒有得買?請自己問吳大哥囉!
志佳園的最後一個導覽,就是孟和家的黑蒜頭。應該說,孟和他們家的主力農產品就是蒜頭。黑蒜頭是蒜頭放在電鍋保溫,經過長時間的保溫,最後產生出來的成果。長時間到底是要多久?報導指出,需要40天的時間,但是孟和自己做只要10~12天就可以(後來私訊問他)。我當天只聽到40天,同行友人也是聽40天 XDD 該不會我們集體晃神沒聽好吧! 不論是12天還是40天,對我來說都是很長的時間,不可能為了吃黑蒜頭,用家裡的電鍋DIY,如果我真的這麼做,我會被我們全家追殺。當然,如果你家跟孟和他們家一樣有兩個電鍋,倒是可以試試!我有特地問一下,是不是要用大同的才可以? 結論:孟和家不是大同電鍋。哪個牌子的電鍋,應該都可以才對
結束完志佳園的行程,我們來到最後一場,也就是柏瑞的蘿蔔田,在開拔之前,天空的雲彩吸引了我的目光,這麼漂亮的天空,我拍~~
怎麼判斷土裡的蘿蔔大不大條?方法很簡單,露在地面的蘿蔔越多,理論上會越大條。為什麼說理論上呢? 因為有時候,拔起來的蘿蔔又短又胖,會造成這種結果是因為,栽種下去後,如果那段時間可能有下雨,雨水把鬆軟的土壤給密實。 土變硬後,蘿蔔沒辦法向下生長所造成的結果。為什麼我知道? 因為我爸的火龍果園,之前也有種過白蘿蔔,就是因為土壤太硬了,我家的蘿蔔一整個營養不良的樣子。
十分感謝柏瑞,特地讓工人們留下一小塊的區域, 給我們體驗拔蘿蔔的快感,這時候….我又想到不怎麼營養的拔蘿蔔笑話,以下略過….
正常的行程,到這邊就結束了,不過俊瑋特別邀請我去他家的漁場看看,龍膽石斑的育苗場,當然要去見識一下才行
較大尾的龍膽石斑魚苗,就養在這一箱箱的箱型魚網裡。俊瑋的魚場,基本上是不給外人進來,他說一句很有道理的話,我怎麼知道你有沒有去海邊或者是其他養殖場,要是你將病毒帶進來,我整個漁場的龍膽可能會全掛。 老實說,聽他這麼講完,這張照片我拍得還挺有壓力的,雖然我沒有去海邊,也沒有去其他養殖場,但…我是外人呀(大誤)
箱型漁網就是長這個樣子啦!一尾尾的龍膽石斑就是在裡面成長。我問:如果不小心跳出來怎麼辦? 俊瑋:那就讓他在大池子裡面長大呀!改天說不定會釣到大尾的龍膽 (其實,我比較想知道,有沒有龍膽石斑釣魚團呀!如果有的話,我還挺想報名的)
連三座這樣的建築,就是俊瑋家的主力育苗場。要進去之前,要先全身消毒過一遍才可以,這種機要之地,當然不會讓我進去。說真的,我也不想進去,要全身消毒才能進去的地方,光用想的就覺得很麻煩。
最後,就在這美麗的黃昏午後,結束了我私藏版的鹽份地帶小旅行。 最近我一直在想,台南到底有什麼好玩的?是一而再,再二而三的花大錢,四處設置硬體與開發所謂的文創商品?搞個跟地方毫不相關的大型裝置藝術? 還是透過人們的發想,結合地方產業與創意,讓外地人可以稍稍體驗,所謂「在地台南人」的生活。前者並沒有不好,只是我個人是偏好後者,透過一次次較為深刻的旅行,可以讓我更加認識台南這塊地方的人、事、物。
台南市集:https://nyanphoto.com/tag/tainan-market/
台南景點:https://nyanphoto.com/itainan/tainan/
台南美食:https://nyanphoto.com/itainan/tainan-food/
歡迎大家來我的粉絲團 ,按–>台南私藏景點<–按 ,記得按讚加入粉絲團